中國干副業掙外快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薪水大幅減少。婚紗年輕人流行幹副業掙外快。”與日本一樣,在中國也能看到這樣的新聞。由於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中國希望幹副業增加收入的年輕人增多。

漢語把副業叫“外快”。掙外快的人增加,幾年前就已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當然,經營者並不希望員工去掙外快。

許多人認為“節假日是自己的時間”、“不會影響工作”,而一門心思去掙外快。在經濟增長出現泡沫的2006年,中國一家人才招聘網站對工作3年的白領的調查顯示,約70%的人打算靠掙外快來增加收入。

劉淑清(36歲)有10多年掙外快的經歷,她一邊做網絡公司員工、娛樂新聞記者的本職工作,一邊做補習班老師。在中國,做老師是比較普遍的副業之一。在考試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對家庭教師和補習班老師的需求很大。

劉淑清最初幾年教兒童及成人英語,彩妝造型調到報社工作後開始在輔導自學考試的成人學校擔任傳媒學老師。她收入的三分之一即每月兩三千元人民幣來自副業。去年,有了積蓄的劉淑清自己開辦了一家心理諮詢公司。

在中國,像劉淑清這樣利用業餘時間創業的人不在少數。設計師兼咖啡店老闆的曹德群(34歲)就是其中之一。

曹德群原來是一名設計公司員工。 5年前,他想有一份自己說了算的工作,因此決定創業。他利用自己幹過設計的經驗,在北京開了一家咖啡店。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在自己的咖啡店上班。 3個月後,他辭去了公司的工作。今年,他又開了第二家店。他自己設計的筆記本等商品的銷售情況很好。現在,除了在自己的商店銷售外,還通過互聯網批發到各地。

如果是保健品銷售、服裝品牌代理及加盟連鎖飲食店,那麼可以輕而易舉地創業。商店白天可以交給父母和親戚管理,或者讓情人或妻子管理。

近幾年.網絡商店也成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副業。張麗(33歲)是一名可以準點下班回家的公務員。她工作也不算忙,半年前開設了代理銷售化妝品的網絡商店。

最近,與互聯網相關的新副業形式引起了關注。去年出現的一個新詞叫“淘客”,是指在淘寶類網站火爆後,向其他消費者推薦淘寶賣家商品的人。 “淘客”在互聯網上宣傳商品,如果有人購買,就可收到手續費。做得不錯的話,一個月可以有一兩乾元收入。

此外.互聯網上還出現了“威客”,即在互聯網上出售自己創作能力的人。 “威客”接到的工作涉及面廣,從企業標識、商店設計到給小孩起名等等。有報導說,在爆發世界金融危機後,大型“威客”網站的交易量增長了30%。

雖說經濟不景氣,卻不斷出現了做買賣的新點子。一家面向白領的雜誌刊登了“不需要經驗的13種職業”專輯,這些都是充滿創意的職業,如代購、新娘秘書、旅遊與宴會代理及陪護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anlian19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